日本东北部的大地震,其“蝴蝶效应”正触动全球电子产业的神经。
虽然旭硝子、电气硝子和康宁在日本的十多座液晶玻璃基板熔炉在这次地震中并未受损,但是对于全球,特别是中国的液晶面板产业来说,这次强震可能令上游的一些核心部件面临“断炊”的风险。
“华星光电8.5代线3月刚刚进入设备进驻和安装阶段,由于80%的液晶面板制造设备需要从日本采购,现在因为地震部分设备的到位将延迟。”TCL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梁启春3月14日告诉记者。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京东方北京亦庄的8代线。此外,昆山龙飞7.5代线、三星苏州7.5代线和广州LGD8.5代线虽然仍未启动,但如果地震的影响延续下去,这些高世代生产线的面板制造设备采购也可能面临延期的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液晶面板的上游核心部件因为日立、JX、佳能、尼康等位于茨城、宫城等地的工厂受到地震影响较大而停产,对全球液晶面板产业都将形成连锁反应,而台湾地区面板行业已经迅速对此形成了自己的应对措施,但是液晶面板刚刚恢复的产能可能受此影响再度减产。
电子材料业的灾难
虽然台湾面板行业在上游很多核心部件领域都有布局,但很多材料依然需要从日本进口。
当所有面板厂商都在庆幸旭硝子、康宁等玻璃基板工厂未受到日本强震影响之际,台湾地区工研院给出的一份《日本地震对台湾相关产业的影响评估报告》却让业界感到了压力。
根据本报记者得到的这份报告,日本是全球电子材料行业的领导者,包括半导体、液晶面板等上游的电子材料全球约有七成来自日本,虽然这些生产线主要集中在关西、九州和四国,但是有部分厂商如日立化成、JX日矿、ADEKA、日本化成等工厂位于与震区临近的茨城等地,而其他工厂也可能受到电子供应限制而采取限产措施,这对液晶面板等产业的影响将是直接的。
京东方有关人士认为,虽然韩国和台湾地区很多厂商也在电子材料领域有所突破,比如说LG化学、盛宇光电等,但是住友化学、日立化成等日本厂商才是全球电子材料行业的领导者。
台湾工研院的最新报告就指出,在面板模组驱动IC贴合所使用的异方性导电胶(ACF)领域,日立化成的占有率超过五成,而其客户主要是三星、LGD、友达、奇美和夏普等5大厂商,其工厂主要位于日本的茨城,这次地震震感相当于6级地震,其工厂受到一定影响而处于停产状态。
三星电子有关人士指出,如果日立化成的ACF工厂全面停产,那么主要的面板厂商近期就要依靠ACF另一生产商日本SCID(Sony Chemical &Information Device),其生产线皆在鹿沼,距离震央较远影响较小。
据悉,虽然LG Micron與三星Cheil在ACF领域也有布局,但是全球占有率只有5%,而且主要自供,所以台湾面板厂商这次受到的影响将最大。
友达光电全球执行副总彭双浪表示,虽然台湾面板行业在上游很多核心部件领域都有布局,但是在电子材料领域依然是薄弱的,很多材料依然需要从日本进口,一旦出现地震等情况,台湾面板行业就面临限产的困境。
据悉,新奇美和友达则建立起了除了玻璃基板、增光片、部分电子材料外的所有配套产业,如奇美旗下就有奇菱、奇景分别生产背光模组和驱动IC,而彩膜和偏光片都自制,而友达的配套公司达虹、达信、威力盟等都是其子公司。
除了ACF的短缺困境外,对于全球面板行业来说,在上游的印刷电路板业的压延铜箔,日本的JX日矿为金属材料供应大厂,有三座工厂位于茨城,其全球占有率超过75%,而在曝光设备工厂尼康和佳能其工厂也在震区,这对面板行业都将形成影响。
中国高世代或推迟
除了电子材料受影响,中国在建的两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所有的液晶面板生产设备都需要从日本、韩国采购。
如果说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面板巨头这次遇到了麻烦,那么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行业也不能幸免。京东方有关人士表示,“日立化成、JX日矿同样是我们的上游供应商,目前还不太清楚这些工厂受到损伤的情况,但短期内电子材料受到影响成为了必然。”
合肥乐凯总工程师李宇航则指出,如果中国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全部投产,中国已经成为平板显示产业大国,但在基础材料上的建设几乎是空白,这与中国平板显示大国形象极不相称。
据悉,以光学薄膜材料为例,李宇航告诉记者,该材料属于平板显示产业链的基础,包括光学级基膜和光学级功能膜,而中国仅在TAC(三醋酸纤维素)和 PVA(聚乙烯醇)材料上占有小部分,其他几乎是空白。
中国面板业早就有这样的论调:上游配套企业80%都是国外企业,在上游依然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即便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资完成,其成本依然要高于竞争对手。
为京东方在建的北京8.5代TFT-LCD线配套的20多家上下游企业中,LG化学、康宁、住友化学、盛宇光电等国外上游企业的名字赫然在目。TCL8.5代TFT-LCD线即华星光电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项目所需的液晶面板玻璃基板,也只能通过与旭硝子洽谈就近建设玻璃基板的工厂。此外,华星光电还需要同日本DNP公司就彩膜技术合作签定协议。
虽然去年8月发改委印发通知,首先要扶持平板显示关键配套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如液晶面板配套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背光源等,等离子面板配套的玻璃基板、感光电极浆料、荧光粉等,以及OLED面板配套的玻璃基板、高纯有机材料、湿化学品等,并愿意为此掏出20亿元资金用于扶持。
然而一位彩电行业的高管表示,中国的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就处于滞后的问题,所以谈产业化除了高价引进外没有太多新的方式。
除了电子材料受影响,中国在建的两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所有的液晶面板生产设备都需要从日本、韩国采购。以华星光电8.5代线为例,其采购的上游设备金额就超过130亿元,其中80%是从东京电子、三井信息电子等日本厂商采购,虽然东京电子2010年与昆山开发区签约准备将液晶面板制造设备生产线部分搬迁到昆山,但是目前该工厂依然没有完工。
京东方有关人士表示,“虽然上游设备商之间也存在竞争,但是这些行业才是真正旱涝保收的高利润行业,比如说在面板厂商集中亏损时,康宁依然可以保持连续多年30%以上的净利润率,而设备厂商则更是如此,这次日本地震如果设备采购受到影响,那么国内高世代线的投资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实之前曾经在三井物产工作多年的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曾经写过《三井帝国在行动》,指出日本的三井、住友等财团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在液晶面板领域的布局并不多,但是在液晶面板上游的电子材料等利润丰厚的领域他们才是布局者。
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告诉本报记者,“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日本和美国才是最顶端的占有者,中间则是全产业链条布局的韩国和台湾地区面板企业,中国在面板领域才刚刚起步,其上游依然受制于人。”